找到相关内容135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印光大师盛赞善导大师

    违其所愿。 善导和尚,早知后人这山看见那山高,渺无定见,故作此说,以死尽辗转企慕之狂妄。 (增广上.覆永嘉某居士书五) 发明助念,利益宏深 此法乃唐善导和尚所发明,谓平日不念佛者,依此助念,亦...是枉死鬼。想生西方,梦也梦不着了。 善导大师传中,或有文笔未能显此妙义,故致汝认做舍身而死。 汝曾见《金刚经》感应朱进士事否?彼以听《金刚经》四句偈,生欢喜。不久梦随五人,坐车至一家。五人皆饮汤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1292484446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“清净明诲” 之管见

    佛道的初始阶段,一定要逐一涤除这些负面的心理与行为。为什么佛陀要这样强调呢?因为上述四既是众生流落三界六道的生死正性,又是有情获得身心清静的增上助因。换一句话说,如果生死凡夫能够彻底断除淫、杀、、...克制能力很强的人,才能部分消除身业或口业的外在表现),所以四种明诲的作用范围,自然就涵盖了身、口、意三个方面。此外值得特别提出的是,上述四的修断灭除,虽然也跟根本的“心学”有关,但是“淫、杀、、妄...

    常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3346620.html
  • “七灭诤法”之 探讨

    当场做灭摈羯磨,也不管迦留陀夷在不在场,就决定把迦留陀夷摈出去。  迦留陀夷听到这件事觉得很奇怪,就跑到佛陀面前表白。佛陀问他:“你是用什么心态拿别人的衣服?”他回答:“我以为是我的才拿的,不是用、贼心故意去拿的。”佛陀说 :“那这样不犯( 因为没 ),但是不应该没看清楚就拿人家的衣服,也不应该人不在现前就做羯磨。比丘们!从今以后,要遵守‘现前毗尼’的原则,人在现前才做羯磨,人不在现前不应...

    释见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4748725.html
  • 杨歧宗禅诗研究

    是归家。  世人贪恋,不肯归乡。而禅师们对学人的所作的开示,则无非是要粉碎其,使其归家稳坐。“千般言,万种喻,只要教君早回去。”(《五灯》卷20)国师三唤侍者,旨在使之归家稳坐。但归家与原真的...叮嘱法演去见白云,白云让他满满地饮了一杯鸩酒,让他立即丧却性命。如果不饮而归,他的粗情浅识不能被夺,那么自家田地就会被陆沉。白云逼拶他痛饮鸩酒,使之大死一番。将一切都灭绝之后,就会大活,产生禅悟的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1650906.html
  • 八关斋戒开示[圣一法师]

    ;。别人给你的不名为,不与而取方名,世界很多东西是不与而来的,如偷听、偷看、利乃至不死,不出三界。过去有位比丘在运花池边打坐习定,眼不见耳不闻,怎料一阵清风吹来莲花香飘进鼻孔,鼻嗅香而心亦嗅,觉得莲花真香,花神立即出现而呵斥曰:“比丘,为何我的莲花香?汝是习定之人怎可以香呢?”这比丘无言以对,自知不对,梵语三昧是正定,香便失定:没多久,有个农夫来到,采...

    圣一老法师讲 记录者:释衍轮法师

    八关斋戒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152557511.html
  • 社会关怀与解脱道

    ,只怕死不了”,一旦打断识情、,还怕本地风光不展现吗?笔者依循此种口气,亦有一语:“不怕不慈悲,只怕不破我执。”一旦破除自性见、我执,融自己于因缘之中,届时一切源自我见、我执的自私、放任、冷漠、无情、偏见、畏缩等烦恼当下止熄(或逐渐地止熄),还会不关怀所处之社会吗?那时,所有的慈悲,一一都是发自无我的“如实智”,不但动机是最纯正的,并且相应缘起。我以为:这才是佛教的慈悲观,这才是关怀社会与...

    李元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3552819.html
  •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六四种决定清净明诲

    说,即波旬说。   阿难,又复世界六道众生,其,则不随其生死相续。汝修三昧,本出尘劳。不除,尘不可出。纵有多智禅定现前,如不断,必落邪道。上品精灵;中品妖魅(mei音妹);下品邪人,...  《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六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》唐天竺沙门般刺密谛译   佛告阿难:汝常闻我毗(pi)奈耶(ye)中,宣说修行三决定义。所谓摄(she)为戒,因戒生定,因定发慧,是则名为三无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31653341.html
  • 佛门当敬畏 因果重如山

    罪恶滔天!一点,万劫钩缠;半缕邪念,轮回路险。白吃白住,谁说合算?悬崖勒马,迷途速返!岂不闻《果报录》所载“毛侃骗僧钱米堕地狱”之事实乎?有诗为证:   “幽州毛侃异人流,  负骗山门债难酬,  ...上品上生,同出苦轮,同圆种智,方不虚此生、不负佛恩也。  未学愚钝,无以供养诸师大德,只有一片赤子之,数句浅陋之言,敬劝诸位居士同修:“佛门财物当敬畏,举头三尺有神明!”所以,进入寺庙当以拜佛参学为重...

    了悟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2954440.html
  • 太华山佛严寺无照玄鉴禅师行业记

    沾床凳,不入城郭,力究此宗以报师恩。三年限满,于无字边总没人处,往见友人雪庵,自陈蒲团上事。庵谓曰:“参禅一着,纵饶死尽断绝诸缘,更要见人始得。”师闻之,即发誓参方,自滇黔,游荆楚,抵吴越,历见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1864522.html
  • 学习印光大师净土开示特别感动的地方常

    皆无效验,亦不生一念疑心。以佛祖诚言可凭故。若问他人效验,便是信佛言未极,而以人言为定。便是,便不济事。英烈汉子,断不至舍佛言而取信人言。自已中心无主,专欲以效验人言为前途导师,可不哀哉。净土法门...而力主参究,则所得之利益有限,(念到极处,也会开悟。)所失之利益无穷矣。以不注重信愿求生,不能与佛感应道交。纵令亲见念佛的是谁,亦难蒙佛接引住生西方,以无信愿求生之故也。又未断烦惑,不能仗自力了生脱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63475787.html